【 2018生活型態功能醫學會議】Healthy Aging and Cognition Health 老當憶壯 2018/09/01
主題一:為什麼老化是所有慢性疾病最主要的風險因子?
這個主題,應該沒有別人會比今年已72歲的功能醫學之父 Jeffrey Bland, PhD 來講述更適合的了!
猜猜所有慢性疾病排名第一的風險因子是什麼?
老化!
為什麼?
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嗎..........
你知道嗎?
老化是慢性疾病最主要的原因。
醫學的進步讓我們可以活得更久,只可惜老得不健康。
要如何才能測量健康程度呢?
評估功能是唯一的方式。
可以從四個面向去評估:
1. 身體機能
2. 代謝/生理機能
3. 認知功能
4. 行為功能 (包括心理情緒等等)
這四大面向需整體評估,缺一不可。
以評估功能而非以疾病為導向來評估健康,是功能醫學的基本概念。
人們無法改變身分證上的年齡,
但有沒有辦法改變生理年齡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
功能醫學的嶄新工具可以做到。
隨年齡增長有些功能漸漸流失,有辦法再回復嗎?
答案也是肯定的!
下列五種方式可評估目前老化程度
(Science 雜誌-為什麼我們會老?https://aging.uiowa.edu/science-why-we-age):
1. 端粒長度,端粒越長生理年齡越年輕。(功能醫學之父Dr. Jeffrey S. Bland公佈自己端粒年齡,相當於61歲,足足比實際年齡小了11歲!!哇!)
2. 造血幹細胞
3. 粒線體生物能
4. 細胞代謝訊號
5. 腸道菌叢
降低生理年齡(抗老化)的方法: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4793924/
1. 熱量限制
2. 運動
3. mTOR 抑制劑
4. 長壽基因 Sirtuin 活化劑及 NAD 生物化學
5. 維持端粒長度
6. 粒線體生物能
7. 賀爾蒙及系統循環因子
8. 腸道菌叢組成
基因:
表徵遺傳學-一個基因一個坑的時代已經過去,我們所處的環境才是重要的,吃進的食物代表著給腸胃道的訊息。
建議閱讀:Precision Medicine- A guide to Genomics in Clinical Practice, by Jeanette McCarthy, MPH, PhD
https://goo.gl/images/eMHA6M
老化相關慢性疾病是一群基因表達改變,而不是單一基因造成的。
哪些方式可維持端粒長度?
1. Barbaric surgery 減肥手術
2. 補充維生素礦物質
3. 補充Omega-3 脂肪酸 https://goo.gl/hcDw1E
4. 緩解發炎:SPM是人體攝入Omega-3脂肪酸之後的衍生物,是Omega-3脂肪酸緩解發炎能力的一千倍,超級強大。
(所以有些醫師會在ICU裡面就開始使用SPM) https://goo.gl/VysHwt
5. 植化素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3924975/
6. 修復腸漏症,維持腸道健康 http://science.sciencemag.org/content/359/6380/1097http://science.sciencemag.org/content/359/6380/1156
腸道改變->訊息改變->基因表達改變->功能就可改變。
這就是食物和生活型態如此重要的原因,功能醫學新的思維方式,不僅遠離疾病,更能迎向健康。
#Healthyaging
#Telomere
#Epigenetics
#Functionalmedicine
#JeffreySBland